近年来,事业单位的考试出现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其中以安抚劝说类的题目为主。很多考生在作答现场模拟题时缺乏沟通感、交流感,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作答时没有意识到拉近和沟通对象距离的重要性,导致答题效果不够理想。所以本文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场模拟如何与沟通对象“拉近距离”。 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向大家展示“拉近距离”的技巧,我会用一道真题进行分析阐述。“你和同学小张一起考进国税局,住在同一个宿舍。你被留在了县局工作,而小张被分到了条件艰苦的基层税务所。他很不高兴,经常对你冷嘲热讽,宿舍气氛比较压抑。为此你很苦恼,决定要和他谈一谈,沟通时你会说些什么?请现场模拟。” 一、认真审题,把握情境。 安抚劝说类的题目,在题干描述中会给考生具体的情境。所谓的情境就是我们进行现场模拟的依据,我们的情感基调要根据题干构建的情境确定。比如在上述例题中,基于题干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和小张沟通时的情境是在宿舍中。所以我们在和小张沟通时,拉近距离的方式就可以从关心他的生活谈起。 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沟通的前提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换位思考的理解别人,那么我们整个沟通都是显得特别尴尬,考官在听我们答题时也会觉得我们全程毫无交流感和沟通感。上述例题中,要换位思考理解小张现在的状态。毕竟你们两个是同学,又是同期入职的同事,最后工作的分配却有差别。这时候小张心理失衡、不高兴,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想拉近和他的距离,就可以对小张表示理解,理解他刚到基层税务所心里难以接受,工作也还没适应等等。 三、把握身份,合理措辞。 在安抚劝说类的现场模拟题目中,一般都会明确我们的身份信息。我们需要把握好身份信息,在劝说中说一些符合身份的话,而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在上述例题中,给我们的身份是同学兼同期入职的同事,并且小张现在对你冷嘲热讽。因此,我们在和小张沟通时就可以利用好之前是同学这个条件,依次为切入点进行沟通。